刘江疆:“培育钻石”的培育是怎么来的?

摘要:2020年已经接近尾声,在流光溢彩的珠宝界,最为璀璨的当属培育钻石这颗新星,毫无疑问的占据了珠宝舞台的C位。培育钻石依托现代工业尖端科技的不断进步,从另外一个跑道上直接冲到了宝石之王的面前,引起了整个.

2020年已经接近尾声,在流光溢彩的珠宝界,最为璀璨的当属培育钻石这颗新星,毫无疑问的占据了珠宝舞台的C位。培育钻石依托现代工业尖端科技的不断进步,从另外一个跑道上直接冲到了宝石之王的面前,引起了整个行业的震动,其影响堪比生物学领域克隆人的故事。但这次不同的是,在培育钻石领域,中国在全球舞台上是绝对王者的实力,通过数十年默默地追赶,后发先至弯道超车,目前不论在产量还是品质方面,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

本文并非是专业技术文章,而是站在普通消费者角度,对培育钻石这个新鲜事物的由来做一个深入全面的梳理,让普通消费者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从而可以根据自身的消费喜好合理选择、理性消费。

——刘江疆


“钻石”的钻与石

从名字字面意义上来说,咱们先说说钻石两个字。钻石以其顶级的硬度、耀眼的光泽、璀璨的火彩一直占据宝石之王的位置,从历史上看,钻石其实是个标准的舶来品,在其他语系中,基本都是一个单词,例如英文称为“ diamond” ,来中国后翻译成钻石两个字,所以第一个概念:钻石是特指一个物质的名称,是不可分割或者简化使用的。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就是莫桑石,国家标准定义名称为合成碳硅石,因名称生僻、拗口、难记,非常不利于市场营销,所以商家干脆把它的英文名称——“ moissanite” 直接音译成莫桑,再根据矿物翻译惯例,英文 nite结尾的矿物名称一般都以“ 石” 字结尾,商业经营中叫成莫桑石,更容易口头表达和记忆。随着莫桑石市场的逐步升温,为了营造更易销售的噱头,商家利用莫桑石与钻石外观相近的特点,慢慢改称为“ 莫桑钻” 了。

莫桑石鉴定证书


就这样,从低端合成碳硅石,摇身一变成高端莫桑钻,商家通过消费人群对钻石的认知,硬生生把钻石这个名字一拆为二,蹭上了钻,去掉了石,赚的盆满钵满,不得不配佩服营销的智慧。由此类推,一众“ 水钻” 、“ 苏联钻” 、“ 尼泊尔钻”带着钻字的粉末登场,消费者千万要擦亮眼睛,不要混淆,认准只有完整的钻石销售标识的产品才不会被精明的商家所忽悠。在珠宝营销造噱头、蹭热度大行其道的今天,不少产品都打着好听的名字,干着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环氧树脂(塑料)以雪山蜜蜡叫卖,玻璃冠以冰翠出售,都是蹭蜜蜡和翡翠的热度。但是蹭热度的方式一定不会长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众的认知以及本身的差异和缺陷,光环一定会慢慢褪去,回归本质,但给市场留下的恐怕还是难以形容的疤痕。就像所谓的“ 莫桑钻” ,戴的时间一久,很多都会出现变黄、透明度下降的情况,更不用说那些使用锆石(合成立方氧化锆)或者其他仿钻石的产品了。

钻石就是钻石,不是其他任何一个相似品可以模仿甚至取代的,天然钻石的形成也被誉为自然界的奇迹之一,在及其苛刻的环境中,经过数亿年乃至数十亿年才能形成。而未经加工的原石人们通常称为金刚石,源自古印度梵语“ 博曰罗” ,意思为金子里最刚硬的,而只有其中一小部分达到一定重量、透明度、纯净度的原石(行业称为钻石毛坯),经过复杂的加工后,才能称为钻石,用于高档的首饰制作,完全符合珠宝美观、稀少、耐久的三大特性,所以钻石在全球消费者中广为接受,位列五大宝石之首,这里也不用再过多说明。


“培育钻石”的培育

上面聊了聊其他仿品对钻石市场的干扰,但终归对钻石庞大的市场产生不了太多的影响,直到1953年的某一天,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一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环境下,通过人工的方式第一次获得了金刚石微粒,撼动了钻石定义的根基。因为在此之前,所有钻石都是通过自然界金刚石矿的开采而获得的,绝大部分国家对钻石的定义都是类似于“ 自然界产出,由碳单质构成,可以加工成用于珠宝首饰的一种天然宝石” 这样的描述,问题就出现了,原来仅自然界可以产出的金刚石,也能工业化生产制造了。失去了天然这个唯一属性,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对工业级金刚石(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半导体、磨具磨料等工业领域)已经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在这一领域充分展现。从 1963年国内第一次合成出金刚石开始,到目前已经牢牢占据工业金刚石生产第一大国长达 15年,生产的金刚石原料占据了全球市场的九成左右。下图就是工业级金刚石粉和小颗粒微晶料。

工业级金刚石粉

小颗粒微晶料

上图可见跟我们日常认知的钻石相去甚远,但在工业领域,中国生产的金刚石原材料以其相同的性质、更高的质量、更低的价格,已经几乎完全取代了工业级天然金刚石。但总体来说,在工业领域对天然还是合成的原料并不敏感,所以合成金刚石的称谓在该领域并未引起太大的争议和波澜。随着金刚石合成技术的发展,进入 21世纪后,合成大颗粒金刚石原料的目标已经变得越来越接近,下图是稍大颗粒的工业金刚石原料。

工业金刚石原料

尤其是2010年左右,在实验室已经可以合成重量达到20分(1克拉=100分,20分即0.2克拉),纯白、干净、透明的首饰级人工钻石了。一些商业机构敏感的意识到,一个全新的钻石品类即将诞生,打破了几百年钻石即天然的消费者认知,将会迎接一个新物种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最大的变化就是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在 2018年,正式修改了对钻石的定义,拓宽了使用钻石这个词的出产环境,从1956年开始,FTC定义的钻石仅认可自然界产出,修改后,对于实验室人工方式获得的钻石也予以认可,但同时也明确规定,一定要有限定词将天然和人工两种钻石区分开来。

重点

这里开始本节的重点,为什么工业领域可以毫无障碍的使用合成金刚石这样的名称,而珠宝领域为什么抗拒“ 合成” 而采用“ 培育”因为在工业领域,总体来说金刚石的附加价值不高,应用比较成熟,一个名字对于其商业交易几乎没有影响,大家仅仅看中的是其使用价值,所以不论是原来天然的金刚石,还是后来人工生产的金刚石,没有太多的行业争议。而钻石太特殊了,经过长期的市场宣传和推广,其珍贵而稀少的特点已经深入人心,其高额的附加价值以及全球的价格体系广受认可,尽管有不少声音也一直在诟病钻石的过度营销,但也不影响钻石在中国大行其道。实际上天然钻石的珍贵一大部分来自其稀缺性,然而现代高科技研发的人工钻石彻底打破了稀缺性这一重要属性,如果也称其为钻石自然会严重影响到原有天然钻石历时上百年成熟的市场,所以作为珠宝品类来说,天然钻石与人工钻石最大的差异在于消费者的心理价值,即天然钻石与人工钻石有着相同的物质属性,但又有着完全不同的情感属性。

CVD毛坯

因为在工业领域,总体来说金刚石的附加价值不高,应用比较成熟,一个名字对于其商业交易几乎没有影响,大家仅仅看中的是其使用价值,所以不论是原来天然的金刚石,还是后来人工生产的金刚石,没有太多的行业争议。而钻石太特殊了,经过长期的市场宣传和推广,其珍贵而稀少的特点已经深入人心,其高额的附加价值以及全球的价格体系广受认可,尽管有不少声音也一直在诟病钻石的过度营销,但也不影响钻石在中国大行其道。实际上天然钻石的珍贵一大部分来自其稀缺性,然而现代高科技研发的人工钻石彻底打破了稀缺性这一重要属性,如果也称其为钻石自然会严重影响到原有天然钻石历时上百年成熟的市场,所以作为珠宝品类来说,天然钻石与人工钻石最大的差异在于消费者的心理价值,即天然钻石与人工钻石有着相同的物质属性,但又有着完全不同的情感属性。从通识来看,根据辞海释义,“ 合成” 一般指由部分结合成整体,即由二种或以上的反应物,经化学变化,集合而成新的产物,简单的理解就是说合成物 A一定不是 A,所以如果叫合成钻石,全球消费者大部分会将人工合成的钻石误认为是莫桑钻、水钻一类仿钻石类的饰品,即假钻石,而不会认为是真正的钻石,而且目前消费者中绝大部分的认知还停留在只有天然钻石才叫真钻石的概念里,所以合成钻石的名称会给人工生钻石的营销造成很大的阻力和困扰。相反从专用术语来看,在专业珠宝学术领域,恰恰使用合成钻石是最贴切的,因为在学术定义上,合成类的宝石就是专指用人工的技术制造出对应天然产出的宝石的特殊品类,也可以简化理解成合成宝石A就是对应天然宝石A的人工版。为了避免误导消费者又要教育消费者,确实不是个简单的事,如果不区分天然和人工,都直接叫钻石肯定不行,毕竟消费者认为钻石就是单纯指天然钻石;但人工的钻石叫合成钻石又会被消费者误认为假钻石,只能另辟蹊径,创造一个新的名字向大众来推广。


新名字的原则仍是保留“ diamond(钻石)” 这个基本材料属性,在前面重新冠以标志性的修饰语,于是国际上人工钻石派摆脱了“ syntheticdianmond(合成钻石)” 这个学术性名称,创造了几个商业新名称,例如“ laboratory createddiamond(实验室制造钻石)” 、 “ laboratory growndiamond(实验室生长钻石) ” ,由于中文直译太长而且仍非常容易使消费者感到困惑,从2013年开始,国内最大人工钻石经销商在香港开始使用培植钻石的名称,后经演变,更改为目前最受认可的培育钻石的叫法,既体现了其非天然的特性,又暗含了这个高端材料的来之不易,这也就是培育钻石名称的来历,更是传统与创新相互妥协的结果。

培育钻石名字的终点

其实培育钻石这个名字并不能真正符合商业产品清晰定位的要求,这仅仅是在消费市场认知和应用场景成熟前的权宜之计,我们不妨大胆设想,将来由于培育钻石没有开采的限制,不受稀缺性影响,会不会逐步在新一代消费人群中开辟另一方全新的市场,毕竟天然钻石饰品由于其高端、稀缺的定位,消费的人群相对全球巨大的人口基数仍是小众,藉由培育钻石的工业制造能力的提升,让精美的钻饰走进普通人家的美好愿望变得近在咫尺。

这种情况在珠宝行业已经有过一次先例,就是养殖珍珠的普及。在一百多年前,珍珠只有从自然界生长的某些类能孕育珍珠的贝壳中获取,数量极其稀少且昂贵。在 1893年日本人御木本幸吉通过人工的方式,利用母贝养殖出了世界第一颗珍珠,引起了全球的轰动。此后,中国也摸索并研制成功了淡水珍珠养殖的技术,直到今天中国稳居全球最大养殖珍珠出产国。但刚开始时,养殖珍珠与天然珍珠的冲突也非常激烈,所有养殖珍珠必须冠以养殖珍珠标识出售,市场迟迟未能大规模推广。直到养殖珍珠市场规模发展到远超天然珍珠时,国际规则修改,养殖珍珠终于去掉直接养殖两个字,直接称珍珠,而天然珍珠在原来珍珠前面冠以天然两个字以专门突出其天然形成方式。

所以培育钻石应该也是市场发展中的一个过渡的名字,待到培育钻石消费市场逐步扩大,最终应该也会用回钻石的本名,天然钻石将加上天然二字表明天然产出的身份,可能仍需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实现,毕竟天然钻石规模比天然珍珠规模大了太多。

总 结

上面分析了不少关于培育钻石这个名字由来的前因后果以及未来的展望,其实归纳起来就是培育钻石就是一种现代高科技生产出来的钻石,为了与原来仅天然才有出产的钻石进行区分而创新的一个名字。

3克拉培育钻石

因为没有天然钻石的稀缺性,自然也不应该当天然珠宝来看,归入饰品类更加合适,当然其生产、加工难度也符合高端饰品的定位,不妨比作服装界的阿玛尼、包包中的爱马仕、大米中的五常有机米,培育钻石的路还有很长,直到消费市场对培育钻石有了明确的认知,才会形成成熟的产业,在此之前采用培育钻石作为素材的经营者,仍需不断慢慢探索、打磨更加贴近其定位的产品,我们也期待中国新兴培育钻石群体在 2021年的表现。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15323706781
公司邮箱:ljj@lgd-star.com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淘宝二维码

彩钻库存

Copyright © 2020-2023 深圳市钻小星工艺礼品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68052号 技术支持:创发网络 网站地图